财务表现:上半年收入2.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0%;净利润5033万元配资平台导航,同比下降27.8%,但利润率从15.7%提升至17.8%
门店扩张:总门店数量从年初560家增至580家,其中"嗨啤合夥人"门店持续扩张至432家;5月重启直营门店计划
运营挑战:同店销售额下降17.9%,日均营业额同比下滑17.6%,反映消费市场疲软
盈利改善:毛利率提升,自有酒饮毛利率从78.3%增至80.2%,供应链管理能力增强
未来关注:直营门店重启效果、同店业绩恢复进展、"第三空间"新模式探索
海伦司国际(09869.HK)交出了一份收入下滑但利润率改善的"矛盾"成绩单。这家连锁酒馆品牌在业务转型的关键节点,正努力在市场疲软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收入承压下的结构性调整2025年上半年,海伦司收入2.9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41亿元大幅下降34.0%。这一下滑主要源于两个层面的冲击:存量门店数量减少以及同店销售疲软。
更令人关注的是同店表现的恶化。142家同店的营业额同比下降17.9%,单店日均营业额从10.9千元下滑至9.0千元。这一数据直接反映了当前餐饮消费市场的困境,即使是在下沉市场有一定优势的海伦司也难以独善其身。
从业务结构看,直营业务收入1.83亿元,占比62.9%,较去年同期的70.5%有所下降。特许经营业务收入1.08亿元,虽然绝对数额下降,但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37.1%。这一变化体现了海伦司向轻资产模式转型的战略意图。
盈利能力的亮点与隐忧尽管收入大幅下滑,海伦司在盈利能力上却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净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5.7%提升至17.8%,除所得税前利润5190万元,显示了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努力。
毛利率的改善尤为显著。直营酒馆贡献毛收益率从70%增长至74%,其中自有酒饮毛利率从78.3%提升至80.2%。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规模效应的发挥。公司在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控制上取得成效,成本从1.59亿元降至1.16亿元。
然而,这种盈利改善更多依赖于成本削减而非收入增长。员工福利及人力服务开支从9650万元大幅减少至6160万元,使用权资产折舊减少47.3%,物业、厂房及设备折舊减少50.6%。这些数据背后反映的是门店数量减少和人员优化,虽然短期内改善了利润率,但对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疑问。
战略转型的探索与挑战2025年5月,海伦司重启直营门店计划,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战略转折点。公司计划通过在新市场开店和在原有市场重新迭代的方式,实现门店环境升级、体验提升,同时降低租金和人力成本。
目前已开业及近期将开业的10家门店将成为这一新策略的试金石。与此前的快速扩张不同,新的直营门店更注重投资回报率和运营效率。
同时,"嗨啤合夥人"模式继续扩张,门店数从283家增至432家。这一轻资产加盟模式在投资额进一步下降的同时,环境造型继续迭代升级,体现了公司在商业模式上的精细化运作。
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海伦司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内部调整,更多源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2025年上半年餐饮类消费市场整体疲软,消费者支出更加谨慎,这对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酒馆业态形成了直接冲击。
从区域分布看,三线及以下城市酒馆数量从323家增至402家,仍是海伦司的主要市场。但即便在这些下沉市场,单店日均营業額也仅为7.7千元,较去年同期的7.2千元虽有小幅提升,但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现金及银行结餘从8.06亿元降至6.63亿元,主要由于派付了2024年末期股息。尽管如此,公司仍保持了充裕的现金流,为业务调整和未来扩张提供了基础。
前景展望与关键变量海伦司管理层对未来持相对谨慎的乐观态度。公司提出通过深化员工激励方案、优化运营管理、产品矩阵升级和营销体系建设等措施来恢复同店业绩。
关键在于这些措施能否在市场环境改善之前发挥作用。从财务数据看,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同店的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较去年同期已有提升,这为未来业绩改善提供了一定信心。
展望未来,海伦司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在收入增长与盈利能力之间找到平衡。重启的直营门店计划、持续优化的加盟模式,以及"第三空间"等新模式探索,都将决定这家连锁酒馆品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到增长轨道。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配资平台导航,海伦司的业务调整虽然在短期内改善了盈利能力,但收入端的持续承压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因素。投资者需要密切观察同店销售的恢复进展以及新门店模式的实际效果。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佳禾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